工业硅基本面总结
1. 供需格局:宽松主导,矛盾未解
供应端:西南地区丰水期电价下调(云南、四川等)推动硅厂复产,叠加新疆等地大厂产能稳定释放,供应呈现边际增加态势。
需求端:多晶硅、有机硅和铝合金三大下游需求均表现疲软。多晶硅因光伏产业链价格低迷和库存积压,采购以刚需为主;有机硅虽开工率小幅回升,但终端建筑和电子领域需求未明显改善;铝合金需求季节性平稳,增量有限。
库存:社会库存仍处高位尽管近期仓单去化有所加速,但绝对库存压力仍压制价格反弹空间。
2. 成本:底部支撑脆弱,市场信心分化
成本端:西南丰水期电价下调(0.3-0.35元/度)及硅煤价格走弱,工业硅成本中枢下移至9000-10000元/吨,当前现货价格已跌破多数企业现金成本线,但供应刚性导致减产规模有限。
多晶硅基本面总结
1. 供需格局:供强需弱,库存高压
供应端: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,但实际需求远远不足。西南地区丰水期临近,企业复产预期增强。
需求端:光伏抢装潮结束后,下游硅片、电池片排产下降,组件企业进入亏损状态,终端需求疲软。
库存:库存持续高位,且去化缓慢,现货市场消化为主,期货交割参与意愿低(如通威暂未计划通过期货去库)。
2. 成本:全行业亏损,成本支撑有限
硅烷法盈亏平衡附近,氯化法持续亏损。行业协会推动0.65元/w的成本下限能否有效仍待检验。
上一篇: 每周策略——原油(6月30日)
下一篇: 每周策略——原油(6月16日)